
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1951年,彭老总从朝鲜战场归来,参加会议时怒斥众人,震惊四座。
当时正是抗美援朝的关键时期,彭老总身为战役最高指挥官,本就不能轻易离开战场。可他竟返回了北京,甚至在会议上大发怒火。
就连周总理在一旁劝说,都有些控制不住场面。参加会议的诸多高层,都不知该如何应答,只能一言不发。
会议的结果也并不是愉快的,彭老总的行为更令人诧异。可他到底为何要返回北京?会议上他说了些什么?周总理又是如何应对的呢?
抗美援朝
抗美援朝的故事,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可是在这份荣耀的背后,也有着许多辛酸的故事。
1950年10月间,在朝鲜方面做出求援,我国领导人们再三思索之后,确定出兵朝鲜,并任命彭德怀元帅为志愿军司令员。
众所周知,志愿军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。当时的美国是世界两大霸主之一,而中国还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。
与如此强大的敌人战斗,志愿军所要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。可即使如此,彭老总在率军越过鸭绿江后,很快便打了一个大胜仗。
在第一次战役发起之前,联合国军在“满天星上将”麦克阿瑟的指挥下,即将占领朝鲜全境,甚至都没将志愿军放在眼里。
可是在一番战斗过后,联合国军损兵折将,直接被志愿军从鸭绿江边,打退至清川江附近。
首战告捷的志愿军士气大涨,共计歼敌一万五千多人。可接下来战士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多,战争将会更加艰难。
抗美援朝时期,美国与中国的综合实力是没有办法比较的。联合国军补给充足,武器先进,甚至还有空中支援,以及各种强大的坦克火炮。
而志愿军一边,却要面临着补给不足,缺衣少穿,装备落后,后勤线越来越长等诸多不利条件。
彭老总深知己方的不利因素,所以在第一次战役结束后,又制定了乘胜追击的战略,打得联合国军措手不及。
1950年11月7日,志愿军再次对敌军发动战役性攻击。经历过一次失败的美国等多国军队,并没有完全吸取失败的教训。
“满天星上将”再度出手,各国联军扬言要在圣诞节前,结束一切战争,赢取最后的胜利。
可是在彭老总的诱敌之计下,各国联军在包围圈中,遭到了志愿军的埋伏,产生了更为严重的损失。
此次战役,志愿军在清川江和长津湖两条战线上,获取了重大胜利。各国联军无法匹敌,只能从两条路线仓皇撤退,损失人员高达三万六千人。
美国在接连遭受两次惨败之后,也终于意识到了志愿军的强大。而此时朝鲜地区的战略趋势,也被志愿军扭转了过来。
在经过充足的调查后,美国开始使用不择手段,利用自身优势,想尽办法去攻击支援。比方说炸毁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路线,空袭鸭绿江大桥等等。
而且在战争不顺利的时候,美国阴谋计划,准备先和志愿军停止战斗,然后再思索要不要谈判。
彭老总等多位领导人,早就猜到这是美国想要争取喘息的时间,以便整军备战,卷土重来。所以没过多久,第三次战役便正式打响了。
1950年12月31日,彭老总调兵遣将,针对各国联军发动了新的进攻。当时美国方面的诸多部队,已经在“三八线”附近设置了防御阵地。
可是在志愿军的猛攻之下,各国军队还是一败再败。志愿军乘胜追击,直接打到了韩国的首都,并在关键时刻,停止了进攻趋势。
在屡战屡胜的背景下,彭老总为何要停止追击呢?当时又发生了哪些事情?
彭老总发火
抗美援朝的关键时期,彭老总回京大发怒火,最后周总理出面处理。
那么,彭老总为何发这么大的火?周总理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呢?
1951年1月8日,第三次战役获取重大胜利,歼灭敌人接近两万。可是在这个时期,志愿军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。
在接连的几场大战役中,敌军被打得四散溃逃,可另一面的志愿军,损失也是极其惨重。
随着战线的拉长,志愿军的后勤补给越发困难。前线参战的部队,已经出现了人员不足,物资匮乏的情况。
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中战斗,不仅要面临敌军的威胁,还要克服残酷的自然条件。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,志愿军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屡屡发生。
美国方面在发现志愿军的劣势后,更是加大了空军的轰炸力度,对后勤补给方面的封锁极其紧密,又制定了新的反击计划。
1951年1月25日,在中朝部队的配合下,面对着敌军的反攻,第四次战役正式开始。这是一场以防御为主的战斗,志愿军的损失也极其惨重。
2月16日,面对错综复杂的战场情况,彭老总急电毛主席说:“我在战斗的空隙时间,紧急要求返回中央,请安排聂总在21日凌晨于安东接待,方便我迅速返京。”
在20日的晚上,彭老总冒着被轰炸的危险,在满是弹痕的道路上,于夜间紧急返回国内,并在安东见到了聂荣臻元帅,于21日下午正式抵达北京。
当天下午1点,彭老总风风火火地前往中南海,准备面见毛主席。在得知主席不在此地后,他又前往西郊静明园寻找。
与此同时,毛主席正在午间休息,秘书和警卫等人守在门外。几人看到彭老总后,便劝说他等到主席睡醒再来。
可彭老总的脾气很冲,心中更是十万火急,哪有心情等到毛主席睡醒。于是,他向着警卫大喊:“给我让开,我找毛主席有重要事情汇报。”
在这样的情况下,毛主席算是被彭老总从被窝吵醒。可是他并没有生气,反而还一边穿衣服,一边开玩笑说:“也只有你彭老总,才能在人家睡觉的时候闯进来提意见。”
两人简单交流了几句,在得知彭老总一直没有吃饭后,毛主席又命令他快去食堂,否则就不听汇报。
于是,彭老总只好简单吃了几口,便回到毛主席的卧室,开始诉说各种战场上的困难,和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彭老总准备充分,讲述的都是紧要之处,还分为四点来概括。
第一点,则是兵员补充不足,只能从后方进行调遣。因为出国作战与国内战斗不同,志愿军没有办法补充外国俘虏,也不能在本地进行招兵。
而且朝鲜境内的适龄男子,几乎都被当地征召进入部队了。志愿军的伤亡越发严重,兵力再不补充,将难以抵挡敌人的进攻。
第二点,则是运输方面的问题。志愿军的许多补给,都是依靠国内运输。可是在美国空军的轰炸下,道路和 车辆都被严重损毁,物资运输面临着很大问题。
第三点,则是物资补给方面的问题。因为战斗影响,朝鲜本土损毁严重,经济作物几乎难以寻找,生活区几乎全部被炸毁。
而且在寒冬时期,战士们缺衣少食,有的人甚至都没有棉鞋棉袜,只能身穿单衣与敌军作战。越来越多的战士,都死在了残酷的环境中。
第四点,战士们因为粮食供应不足,身体情况都产生了很大问题。不少人只能吃着炒面和雪,甚至还患上了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,作战能力大打折扣。
而且在三大战役获胜之后,苏联和朝鲜方面,都认为志愿军可以继续胜利下,根本没有重视将士们的困难处境。
在是否继续追击这个问题上,彭老总和苏朝方面已经多次发火。
彭老总向毛主席汇报了很多,主要的大问题,其实就是后勤补给困难。那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回应的?彭老总又说了些什么呢?
着手处理
1951年2月,彭老总吵醒正睡觉的毛主席,然后又在会议上大发雷霆。
彭老总吵醒毛主席后,说出了后勤补给问题,以及缺少空军掩护,没有高射火炮等先进武器的诸多问题。
毛主席很认真地听着,最后给出意见说:
“中央确实对前线的情况缺少了解,根据你汇报的内容来说。我认为这场战争,如果能快点打赢,还是要快点打赢。反之,则要做长期准备,争取缓胜。”
两人交谈完毕后,毛主席立刻通知了周总理,并召集军政方面的高层,准备召开一次支援前线的紧急会议。
经过一番准备后,在彭老总回到北京的第三天,紧急会议正式开始。周总理等一众领导人,都前往了中南海开会。
会议进行期间,彭老总又讲述了一遍前线的困难,并着重强调说:“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,将会严重影响朝鲜战局,后果无法估计。”
为此,他公开请求各方全力支援,尤其提到空军和高射武器部队,需要尽快入朝掩护后勤。
周总理也跟着强调说:“彭总说到的这些困难,毛主席也表示非常关心。我们国内的同志们,要想办法努力支援前线。”
但是在具体讨论到如何支援的时候,不少领导人都表示困难,无法完全落实,国内的问题也有很多等等。
听到众人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表态,彭老总当即火冒三丈,一拍桌案,起身大吼:
“这也困难,那也困难,你们这些人,就应该去前线看看,战士们吃的什么东西,穿的什么衣服!如今的前线部队伤亡,甚至都超过了长征时期!”
彭老总突然的震怒让整个会场陷入了沉默,他接着愤慨地表示:
“这些人是为谁死的?他们的血就白流了吗?他们没有飞机,没有高射炮,连吃的穿的都没有。这么一群年轻可爱的孩子,就这样被饿死,冻死。就算有困难,难道就不能克服吗?”
彭老总大发雷霆,会议上的众人都鸦雀无声。大家知道彭老大的脾气冲,可也没想到他如此激动。一时间,所有人都不知该如何表态。
周总理对彭老总十分了解,也知道他是被逼急了,才会丢下朝鲜战场跑回国内。于是,周总理又劝慰说:“彭老总不要太急,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会解决。”
会议在有些不愉快的氛围下散去,彭老总又对周总理说:“前线的情况瞬息万变,敌人又在准备进攻,我需要赶快回去。”
周总理给了肯定的回答,让彭老总先回朝鲜,并承诺说会亲自解决这些困难。
而后周总理还特别对彭老总和前线的将士表示了感谢:“是你们战胜了美军,支援了朝鲜,也保卫了祖国。”
彭老总走后,周总理开始四处想办法,毛主席也发动群众,其中东北地区的响应最为积极。
为了获取先进的武器装备,毛主席又致电斯大林,说明了前线战争的严重。最后,苏联方面也派出了支援,提供了空军,高射部队,以及六千多辆运输车。
在紧急筹备中,周总理没日没夜地工作,将各项问题全部落实。直到3月3日,他便将具体方案,电告了彭老总。
彭老总对此十分高兴,更是对周总理的工作效率和态度钦佩不已。
不仅如此,毛主席同样眼光长远,开始在东北地区,建设志愿军后方勤务部门,主要负责志愿军的后勤保障问题。
事实证明,后勤工作的完善,也是抗美援朝获取胜利的重要原因。
到底战争后期,志愿军已经组建了铁路,公路结合的运输网,多次摧毁美国的后勤袭击计划。
因为国内的有力支援,前线志愿军的情况开始好转。第四次战役也获取了战略上的胜利,但是敌我双方的减员,都是非常严重的。
但是在支援跟上以后,志愿军又发挥出强大的战力,几番血战以后,逼得美国同意签署停战协议,战事逐渐停止、
作为百万大军的统帅,彭老总时常会说:“这场战斗打赢了,前线将士们的功劳算一半,后勤工作也要算一半。如果没有良好的后勤,再好的战士也难以打胜仗。”
抗美援朝的胜利是艰难的,也是光荣的。对于新中国来说,他更是具备许多积极的意义。这也证明中国人民想要走向强盛的道路,敌人是难以阻挡的。
